事本有先后,叙当有条理——谈记叙的时间线索

  • 【写作目标】

1.理解什么是时间线索。按时间分成几个阶段叙述,并把标志性的时间凸显出来,这就是时间线索贯穿。

2.领会几种可以采用时间线索的情况。总体来说,记述内容呈阶段性发展变化的即可采用时间线索。

3.掌握两种明晰时间线索的用语技巧:一是用时间词语或关联词语直接地点明,一是以景物的变化含蓄地暗示。

事本有先后,叙当有条理——谈记叙的时间线索


  • 【技法指导】

第一、因材施“法”。总体来说,记述内容呈阶段性发展变化的即可采用时间线索:写事为主,侧重于过程的进展,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人为主,侧重于人物几个时间段的成长经历,比如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安徒生的《丑小鸭》;写物为主,侧重于它的几段时间的遭遇或变化,如萧乾的散文《吆喝》中第十节写一年四季北京城的吆喝声的不同。

 

第二、“量”身定做。即估量所述内容的时间跨度。一看题目自身的内涵。看两个中考作文题:《我的初中生活》和《今天,真好》,若两文都采用时间线索记述,其时间跨度是显而易见的。二看自己对写作素材体验的广度、深度。如以“爱上一座城”为题,两位同学构思如下:一个写自己在某城市从幼时到现在的种种生活。一个只写每个周末早晨从5点到9点自己楼下市井声拾趣。第一位同学因时间跨度大,对素材的广度要求高,第二位同学时间跨度小,对素材把握的细致度要求高。相比较,六七百字的文章,阅历不深的话,前者难以写得深入。故时间跨度大的素材建议慎用。

 

第三、“含”“露”相宜。凸显时间线索的用语,有两种技巧:一是“露”,即用时间词语或关联词,准确直接地点明。比如短时间过程的展示,可以用“一开始”“接着”“然后”等关联词;时间词语有“清晨”“某年春天”“三岁时”等表示较为确定时间概念的,也有“年幼时”“几年后”“有一天”等较为模糊的时间概念的。这种方法可借鉴《藤野先生》。第二种是“含”,即用景物的变化含蓄地暗示时间的推移。春荣冬枯、朝晖夕阴、鸟鸣虫唱等自然现象蕴含着无穷的诗意,更是时间的杰作。何不拿来我用?用“夕阳西下”交代时间定比“傍晚”要丰赡一点。这种方法可借鉴丰子恺的散文《竹影》的写法。当然,无论是含蓄还是直露,都要准确明了;时间用语有时还需前后照应连贯,方能使线索明晰。


【范文示例】

除夕夜

陈千昂

过去

一声鸡鸣打破田野的沉寂。他从床上跳起,穿好衣服。今天除夕。爸爸妈妈早已开始忙碌。盆子里洗好的青菜、萝卜水灵灵的,门旁边有一篮子鸡蛋,圆溜溜的,闪烁着光泽,这定是刚买来的。爸爸看到他,吩咐道:“快去洗把脸,一会儿我们一起上街再买些菜!”

买菜回来了。妈妈忙着准备丰盛的年夜饭,爸爸忙着替人家写对联。忙完别人家的对联,已到下午。爸爸就给自家写一副对联。妈妈打浆糊,爸爸和他一起张贴。那对联,墨迹微干,墨香四溢,大红的纸映得人心亮堂堂的。

晚上,一家人挤在一张桌子上吃年夜饭。爸爸拿出了一直都舍不得喝的酒,倒在白色的瓷碗里。开饭前,爸爸伸出手:“给你,压岁钱。”一毛钱,皱皱的毛票。他激动得不知所措。忽然,好友在窗户外喊:“放鞭炮啦,快去!”他便飞快地跑出家门。“噼啪”一声,鞭炮炸开了,火花飞溅。

现在

他已经四十几岁了。已婚。有一个儿子。在大都市定居。

今年除夕。他携妻子和儿子一起回爸妈家。开了三个多小时的汽车。家乡发生了不少变化。茅草房砖瓦房,楼房。父母更是变化大,头发白得像下了一层霜。他看了心里酸酸的。年夜饭,在一家饭店里吃的。爷爷奶奶忙乎一桌菜,孙子偏要上饭店。爷爷奶奶疼孙子。走,进最大的饭店。饭店里儿子一直埋着头玩手机。“把手机收起来,跟爷爷奶奶说说话。”妻子说道。儿子却显得忸怩。爸爸乐呵着连连说:“孩子自己玩,跟我们说没趣。”然后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红包,递给儿子。儿子数了数,一千,皱皱眉头,不吱声。妻子连说谢谢爷爷。他知道那一千元是自己刚刚给父母的。

儿子嚷着要回城,说爷爷家没意思。他叹了一口气,想起他在儿子这么大的时候,种种快乐。

将来

他已经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白发苍苍。妻子已去世三年。儿子在外地工作。

两层的大房子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儿子已电话说了,忙得脱不开身,汇5000元给他过年。窗外寒风在恣意地呼啸,像有人吹着尖锐的口哨。

他在热闹的鞭炮声中一个人吃了年夜饭,一个人朦胧地睡着……

【习作点评】 作者以第三人称叙述了父辈从年少到年届七十的故事。“他”三段经历同发生在除夕夜,却有不同的人生滋味、不同的社会环境。以“过去”、“现在”、“未来”为小标题,不仅明晰了时间线索,也能让人对人生有个纵向的思考。每一片段也叙事井然。比如“过去”这一部分,“一声鸡鸣打破了沉寂”“买菜回来”“已到下午”“晚上”等表示时间的词句,使线索清楚。其中“一声鸡鸣打破了沉寂”是巧用环境描写暗示时间。

事本有先后,叙当有条理——谈记叙的时间线索


【片段演练】

1.以时间为线索,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某样物品制作的过程,试着用上直接点明时间的词语。

示例:红团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先把糯米地瓜粉拌上食红,将其揉成一个大面团,再从中搓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饼状。这就成了“红团皮”。红团皮完成后,要做馅啦。做糯米馅时,先把糯米蒸成干饭,然后放入糖水中浸濡。接下来就是皮馅“结合”。用红团皮包馅,不需要太认真,不让馅露出就好了。接着是把红团放到红团印内。红团印上面有各种各样精致的花纹。最后,用洗净的鸡蕉叶垫底,放入蒸笼中,用大火蒸。20分钟后,红团就可闪亮登场了。

2.以“上学路上”或“放学路上”为习作内容,以时间为线索,叙述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感。试着用天色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推移。

示例:推开单元门,一股凉气迎面而来。小区橙色的路灯发出幽幽的光。抬起头,月亮弯弯的,细细的,像是天空微笑的嘴唇。急急地走着,和晨光中每一棵银杏树打个招呼。到了公交站,灰白色的路面已渐渐浮出。来了一对父子,孩子背着个大书包,他们每天都在轻声地聊着什么。上车了,父亲轻轻地拍了一下孩子的肩。我靠窗坐着,看着外面的风景。天空就像一盏慢慢点亮的油灯,越来越亮,直至月儿最终像一片淡淡的云。路灯熄了,天已大亮。我喜欢清晨这样越走越光明的感觉。

事本有先后,叙当有条理——谈记叙的时间线索


 

我是@金陵三丽子语文课,热爱语文,热爱教育,和你一起探讨语文教学那些事儿。感谢阅读和斧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