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之间,本没有什么“仇”。复学了,见面了,距离没了,感情又来了。毕竟咱还有一年多的感情基础啊!
- 那么问题来了!老师能不能动怒,和学生”吵架“?虽然很”尬“,但是我还是要说:当然可以,有些时候就是要给他们一剂猛药。但猛药不是随便就下的,近日网课吵架风波,有惊无险。我开始去反思,师生之间也不能随便“吵架”。思来想去,凑了几点,算是对教师如何有效行使“惩戒权”这个话题发表一些看法。权当抛砖引玉。
手拿戒尺,眼中有光
- 第一、了解背景。课堂可能会发生什么,老师应该会想到。为什么呢?只要教师肯下功夫,一个班级孩子的基本状况要有足够的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在成长中有不同的故事,虽然同坐在一个教室,看似一个个平静的外表,有可能就酝酿着一个个事情。兵兵在课堂上两次挑战课堂的底线,说出不合时宜的话,都是因为他内心承受的压力太大。事先,我从班主任处已经了解到他的特殊家庭背景,所以在课堂突发事情时,还是能考虑到他的心理困境的。每一个特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老师、家长的智慧就在于站在孩子的角度,体谅他的难处。
- 基于了解背景的情况下的批评,才能避免矛盾和冲突。本学期新来了个学生,网课期间上课要开视频,他执意不开。我立马断论:又是个麻烦鬼!未见其面,就给我下马威。打电话给他妈妈,要求他妈妈让他打开视频。开了视频,我怔了一下,心里在向他道歉。他一定是对自己长相没有信心,他妈妈说他总在家梳头,照镜子。他不是要给我添堵,而是第一次与大家见面,他忐忑紧张。那毛毛为什么与我斗气?原因是家里父母收了他的手机、IPAD,怨气很重,刚好找我出气。若是了解这个背景,我完全可以避其锋芒。
了解孩子,才能理解他们
- 第二、情感铺垫。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教师要是雷霆万钧没有情感基础,就一定会“惹火烧身”。所以,如果是循环教学的话,初一第一学期,对学生在树立严格规矩的同时,一定要与他们建立情感。建立情感的渠道有:一是过硬的教学本领。为什么要说这一点?我觉得学生对老师要有“敬”,敬的前提是课要上得好。开学第一节课,以自己的幽默、亲和、学识征服他们,至少可以虏获一半学生的“爱心”。二是强烈的敬业精神。刚接手学生,认真批阅他们的作业,做到看字认人;一份试卷评阅下来,能记住每个孩子试卷上的典型错误,课堂评讲时点名告知。作为语文老师,面批他们的作文,共讨优缺点,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议。这样的互动,就如同自媒体中,吸粉一样,要能捕获住他们的心。三是公正公平地评价每个学生。一个班集体,其实最要关注的是所谓的“差生”,对于他们的评价,不能总盯着他们的缺点。要呵护他们敏感的心,有人说:“一个班级中最值得敬畏的是那位最差的孩子。因为他什么都不会,还要安静地坐在那里。”四是勿以成绩论英雄。我对每一届学生都说这样的话:“记住,我动怒绝不是因为你考试成绩差!也绝对不是你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一个老师以成绩论英雄,最容易失去民心,也最容易引起师生的矛盾。初一一学年培养感情,有了情感基础,这时学生有了错误,训斥几句,动用惩戒,基本他们都会接受。
公正公平地评价学生,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 我在想为什么网课期间,孩子们突然和我毫不留情地“动粗口”了呢?其实就是出在情感上。寒假两个多月,学生每天奔波在网课和作业中,和老师的互动不像平时在学校。再加上封闭在家,情绪压抑,不得排解;师生之间建立的情感因距离和时间而淡化。3月20日的师生开战,其实是我的认识不足导致的。
教师有敬业精神,自然会赢得“人气”
- 所以,每位老师在自己动怒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他会不会在乎我的感受?他会不会不给我面子?”你保证不了,就请闪退吧!别像我,尬了十分钟,也没有给我面子。去年,山东日照老师杨守梅体罚两名迟到的学生,招致种种行政处罚。杨老师是个好老师,但是我觉得她过高地估计了她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基础。学生并没有认可她的“好”,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还是要想好来再动用“惩戒权”。
- 第三、出于帮助。网络上总在讲,学生不敢管,不是得罪家长,就是得罪学生,动不动就投诉。投诉的结果,往往就是老师吃亏。事实也正是如此,老师很多时候,是出于对孩子关心才大动肝火的。当然惩戒过度,性质就变了。如何让学生知道你在帮助他?我的经验就是,即使在矛盾激烈的情况下,老师也要清醒,并口头告知:出于帮助他。我和兵兵发生激烈地争吵,但我还是告知他,批评他的目的是帮他走出心理困境,无须一直沉溺在消极的情绪当中。不要低估孩子的认知和情感,他们能识辨好歹,知道谁是真正帮助他们的人。
- 惩戒要不要?当然要!有些学生就是要“管”,管得要有温度。记得2009级的一届学生,班上调皮闹腾甚至打架斗殴的孩子特别多。怎么治他们?一是霸占他们玩的时间。比如周五放学,别人周末了,一周犯错误的留下来打扫卫生,抄写《弟子规》。我说:“别不服气,你要正常休息,就要正常做人!”二是变检查为讲故事。犯了错误,好!写写自己犯错误的故事,找找自己哪一个阶段出现了问题。字数1000字。我说:“这是自我反省!无须向我道歉。向自己致歉。”三是阅读美文并摘写。我说:“这是陶冶情操,摘写1500字以上,这是训练你的意志。你坚持下来了,觉得累了,懂得道理了,下次自然不犯了。”
真纯的帮助,能赢得尊重
- 管得有温度,就是惩戒他们的时候,一定要讲好自己的动机,就是出于帮助。平时,我们老师也要跟所有同学做这样的舆论宣传,多跟他们唠叨唠叨:“做事本来就是要讲规则的,你犯错了,我告诉你,惩罚你,是帮助你成为像样的人。”
- 第四、动用外援。有时光靠一个人,碰到特殊的学生、特殊的事情,往往是办不成的。这时就要动用外援。外援有哪些呢?首先是家长。一定要搞好与家长的关系,与家长相处不卑不亢,从他们的利益出发,处处为他们着想。把家长当敌人、仇人,是错误甚至是危险的,往往会给自己埋下地雷。第一次家长会我都会说一句:“孩子、家长、老师,三点一线,可以有无限的长度和可能;孩子、家长、老师,三点围成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固性。相逢三年缘,共成孩子的未来。”打感情牌,有用。我们带初中学生,到了初二孩子与家长容易产生矛盾,家长也容易着急。这时老师千万不能火上浇油,数落孩子不是,而要宽慰家长,表扬孩子,然后告诉他们:“不要紧,这段时间,我们老师管。你只管控制脾气。”家庭关系稳固,学校教育也通畅。老师真心出于帮助,家长不会蛮不讲理的。我处理毛毛的事情,就动用了他爷爷的帮助。处理兵兵的事情,我电话了他母亲。因为有些事情,不及时交流,容易产生误会,必须要讲清楚孩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引起她的重视。再次是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和班主任联合起来,收复那些“刺头”。毛毛的事情,我电话他班主任,一是讲清楚事情,二是建议班主任不要再批评他,而是劝慰他。三是唱好红白脸,我是架也吵了,不如做”坏人“,“好人”班主任去做。我让班主任跟毛毛说:“语文老师脾气大,我也没有办法;你最好乖一点,这样她就不会怪我管不住班的。”三是班级学生。老师最不明智的举措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全班学生只有少数人支持自己。全班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认同你的教育行为,你根本就不用怕“发怒”过火。
合作共赢
- 第五、有容乃大。做老师的就是要有肚量,不能和孩子置气。每个人都会有错误,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每一个错误,其实都是他们成长的阶梯。如何去做到?首先要健忘。忘记学生冲动时,说的冒犯你的话,做的冒犯你的事情。课堂上,正常和他们互动;平时,该表扬表扬,该批评批评。其次幽默化解。开学了,我见到兵兵和毛毛就大声地问:“两个小鬼,终于见到你们了!咱较量较量!”一笑而过。最后,不以道德衡量。初中的小孩,若说是真正道德败坏的,真的是极少极少。尤其在初一,一定要把他们朝“善”的方向引领。特别记得有一年,班级一个女生丢了2000元。我确定是班级某学生拿的,就建议失窃女生家长报警,然后查监控。但家长的处理让我触动很大。他说,还是不要报警,相信他就是一时糊涂,给他一个机会,毕竟他还小。但要告知所有班级学生:不报警不表示他没错,是一位父亲在告诫他以后千万不能再做这样的事情。作为老师,我从家长身上学到了“包容”,包容是一种善意和眼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师生关系,无非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次相遇。为什么彼此不好好爱惜呢?
手拿戒尺,眼中有光,三尺讲台,成就他人,幸福自己。
我是@金陵三丽子语文课,热爱语文,热爱教育。感谢您的阅读和斧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