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48天,高三复习的重中之重到底是什么?我的经验告诉我,组后的时间,最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不是刷题,不是考试,而是心态和方法。
这个时候,心态很容易出问题。
越临近高考,高三家长和高三老师往往是最慌的。家长慌张了就会“不厌其烦”的问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很焦虑,甚至直接在这个时候给孩子加压。
老师慌张的时候,往往就是通过更多的考试来测试自己以为学生掌握不好的“必考点”,然后在一次又一次地做重复工作。有时候有用,有时候会让老师更慌张。
那么学生呢?不慌张吗?
学生在这个时候往往是“皮皮的”,各种无所谓,或者各种无可奈何。如果学校的冲刺动员活动见效还好,如果不见效,这个时候是高三学生最容易退步的时候。
那么怎么办?同一个办法,三种做法!这个办法就是稳住心态,老师、家长、学生的做法各不相同。
老师,应该自信的回顾一下自己带着孩子们走过的路,通过回头看了解孩子们的弱点和强项,然后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会让自己更有把握和自信。
家长要相信老师和孩子,必要的时候还得相信“命运”。时刻提醒自己,孩子自己有自己的路要走,高考只是人生高速路的其中一个入口,也不是最近的入口。老师和孩子们已经很拼命了,自己不懂就别瞎指挥,就别瞎掺和,做好后勤,做好沟通就可以了。
作为高三的学生,这个时候,不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其实已经是到了一个极限。我上高三的时候,我们有个女生累的连学校门口的小坡都害怕。针对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我们可以针对性的解决——吃好,适当增加睡眠时间,适当运动和心理调节。饮食找妈妈,心理找班主任和学校的心理老师。
还有一个方法——研究!
对,你没看错,就是研究。最后的这段时间在去背记知识,作用不大,除非你前面高三一年的时间里根本没怎么学。但凡你学了点,这个时候就应该集中精力把自己学到的那点东西,最大化的用起来。
怎么用?通过研究,“悟”出真谛。
首先要研究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先做,后对答案,然后试着找这道题这么出的原因。先单套试卷一道题一道题单独研究,走一遍之后,再把三套试卷综合起来,把相对应的题号,对比研究。研究两遍之后,你的成绩会突飞猛进,做题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其次研究一下考纲。虽说考纲不再更新,但还是很新鲜的,值得研究。看看各科的考纲和考纲解读,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我保证。
第三,把自己上高三以来考过的试卷拿出来,仔细的再过一遍。这一遍如果能过好,那么,你的知识漏洞基本就可以被填平,而且曾经的常错点也会解决掉80%以上。
所以,最后的这段时间,调整后心态,然后做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