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通俗的解释一下“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对民众有何影响?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即将于12月15日降准0.5个百分点。
降准是什么意思?对老百姓有没有影响?对哪些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能不能通俗的解释一下“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对民众有何影响?

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比如各银行揽存100元有20元是要给央行的,银行只剩80元可以放贷款。降低存款准备金就是央行可能只要10元了,银行可支配的钱就是90元(打比方说的,具体%几咱也不会算),银行可放贷的钱多了,那从银行贷款就容易些了,市场上流通的钱也会多一些。

能不能通俗的解释一下“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对民众有何影响?

什么是降准?

“降准”的意思就是:假如你去银行存了100元,但这100元不都是银行的,银行只能拿出80元出来放贷,要留出20元上交给央行,以备不时之需,这20%就叫做存款准备金率,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上交给央行的钱就少了,拿出去放贷的钱就多了。

能不能通俗的解释一下“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对民众有何影响?

央行宣布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

估计下半年国家借给银行的钱有4万亿要到期,但利息很贵,到期得还。降准等于直接把水位给升高了,喝个够还不用还,到期一个,再放一个,对冲之后总体可控。

能不能通俗的解释一下“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对民众有何影响?

降准了股市会不会大涨?对股市确实看好,但从历年的表现来看,影响还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消息放出来之前,市场就已经涨过了,等全天下都知道要降准了再追进去,套的就是你,千万不要把降准当成加仓的理由。

能不能通俗的解释一下“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对民众有何影响?

温馨提示:

1.以上言论只代表作者个人思维见解,仅供参考使用。

2.欢迎点赞,评论及转发。

3.关注我,了解更多...

央行降准具体有什么作用?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降准?

降准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那么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实行降准的?一般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或者说当前的这个融资成本比较高的时候,那么会通过降准来释放资金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

1、降准为什么能够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呢?

因为商业银行收的每一笔存款,都需要把其中的一部分交给央行,那么这一部分占总的存款的比例就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如现在商业银行收了一笔一个亿的存款。那么商业银行把其中的2000万要交给央行保管。剩余的8000万商业银行可以用来给企业或者个人进行放贷。比如商业银行把这8000万放贷给张三企业公司。而张三企业公司拿到这笔贷款之后,他肯定还会把它存在这家商业银行。那么商业银行相当于又有了8000万的存款。按照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他必须把这8000万当中的20%,也就是1600万交给央行,而把剩余的6400万继续用来放贷。所以这个过程是一个可以反复的循环的,它其实是一个等比数列。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是20%的话。那么最终这一个亿的存款会创造出5个亿的存款以及5个亿的贷款。如果我们把存款准备金率改成10%的话。那么他最终创造的存款以及贷款的金额将是原来20%的情况之下的两倍,也就是10个亿。

这个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的直接影响。当前我们国家的主要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大概是14%。这次降低0.5%。会向市场释放长期资金9000亿人民币。市场资金的供给增加,那么势必会影响市场的资金的成本,简单点说就是会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那么企业会借更多的钱用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张。最后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企业在扩张,那么他需要招聘更多的员工,那么对于市场的员工而言找工作也更加容易,还有可能会增加工资。

2、在什么情况下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降准一直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每每在一些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降准这一工具就会被使用。

比如在2008年的10月份之后,因为4万亿的推出。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大幅的增长。引起了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上升。那么这个时候央行就需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吸收市场多余的流动性。为过热的经济降温。遏制甚至降低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所以2008年之后的那一轮不断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把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1%的历史高点。在这之后央行隔一段时间,在必要的时候,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更多的流动性,向市场释放更多的资金。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激活企业的活力。

2019年这是进行第2次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第1次是1月4日,全面降准1%,这次全面降准0.5%,定向降准1%。而当前所面对的经济形势就是外部的不确定性,以及内部的经济下行的压力。降准通过,释放长期资金,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的活力。以此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有较大的降低空间。所以当我们面对经济的复杂性。还是有较多的政策工具可以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