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API其实就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通道,用来和不同软件系统间进行通信,本质上它是预先定义的函数。API有很多种形式,最为常见的就是以HTTP协议来提供服务(如:RESTful),只要符合规范就可正常使用。现在各类企业在信息化这块都会用到第三方提供的API,也会提供API给第三方调用,因此设计API也是需要慎重的。
具体该如何开发设计一个良好的API接口呢?
明确功能
在设计之初就需要将API详细功能整理出来,按业务功能点或模块来划分,明确此API需要提供哪些功能。
代码逻辑清晰
保持代码整洁性,增加必要的注释,接口确保功能单一,如果一个接口需要复杂的业务逻辑,建议拆分成多个接口或者将功能独立封装成公共方法,避免接口里代码过多,不利于后期人员维护和后期迭代。
必要的安全校验机制
目前Web应用很容易遭遇数据窃取、篡改、非法提交、重复请求等安全问题,API的安全校验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常用解决方案就是采用数字签名形式,将每个HTTP请求都加上签名,服务器端校验签名合法性来保证请求是否合法。
日志记录
为便于及时定位问题,日志是必不可少的。
降低耦合度
一个良好的API应该是越简单越好,如果API间业务耦合度过高很容易因某块代码异常导致相关API的不可用,尽可能避免API间的复杂调用关系。
返回有意义的状态码
API返回数据中要携带状态码数据,比如200代表请求正常,500代表服务器内部错误等。返回通用的状态码有利于问题定位,比如可参考以下状态码:
开发文档
既然API是提供给第三方或内部使用的,那开发文档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他人不知道如何调用。一个良好的API开发文档应包含以下元素:
1、当前API架构模式讲解、开发工具及版本、系统依懒等环境信息;
2、当前API提供哪些功能;
3、API模块间的依懒关系;
4、调用规则、注意事项;
5、部署注意事项等。
一个好的API必然是易使用,易看懂,易扩展,难误用,安全性高,功能强大的API。要做到上面几点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应当遵从上述原则结合业务本身合理的划分设计API。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交流 ~ 我是科技领域创作者,十年互联网从业经验,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科技知识!
外部接口如何统一api地址?
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可以试试如下方法:
1,第三方api,使用nginx代理转发
Nginx配置路由转发时,重新拼接路径和参数。
2,自己开发的api,使用url变量,或者在请求参数中增加路由信息
1)路径中包含参数,比如url/{name},Java开发时可以使用@PathVariable读取
2)请求体参数中包含路由信息,解析得到后,实现判断逻辑
如何写好API接口文档?
日常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接口文档是必不可少的。后端工程师与前端工程师之间需要接口文档来定义数据传输协议、系统对外暴露接口需要文档来说明、系统之间相互调用需要文档来记录接口协议等等。对于一个完整的项目,接口文档是至关重要的。那我们如何写好一份接口文档呢?今天就让我们说一说接口文档几个重要的要素。
1、接口概述
接口概述主要说明本接口文档涉及到的业务功能点,面向的阅读对象以及接口文档主要包括哪些业务的接口,可以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如:本文档定义了中台系统面向外部接入方的数据协议接口,主要包括:用户注册接口、同步用户、授权认证等接口。适合阅读的对象为接入中台开发者或者外部合作方…。这样的一段描述,对于阅读者来说可以对整个接口文档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2、权限说明
有的接口调用需要授权认证,在这部分需要进行说明。如果接口只是基于分配的token认证,那文档需要说明token的获取方式。如果接口需要进行签名认证,需要在这里说明签名的具体方法,如下图:
sign参数的生成规则要具体说明,最好能示例说明,如:
这样接入方可以验证自己的签名方式是否正确。
3、编码方式
接口的请求过程中可能由于编码导致乱码,所以,接口必须约定编码方式,参考以下写法:
4、请求说明
接口文档的请求说明中主要说明接口请求的域名以及请求的数据格式:如
5、接口列表
接口列表是接口文档的主要内容,这部分内容需要列出所有的接口名称、接口地址、接口的请求方式、接口的请求参数以及响应格式。在接口的请求参数中我们需要说明每个参数的含义、类型以及是否必须等属性。对于接口响应结果,如果有业务字段,也需要进行说明。下面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示例:
6、状态码说明
接口的响应体一般都会带有响应的状态码,例如成功、失败等。状态码有助于接入方进行接口调用状态的判断。如:
接口文档如果能体现出以上几个要素,那可以算是一个完整的接口文档,对于接入方来说可以很好的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