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曾怒批陈毅元帅胡闹,乱“放炮”;“惩罚”失礼的罗瑞卿、刘亚楼等高级将领们。
众所周知,周总理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不管遇见什么对手,他都能以超高的智慧化解尴尬,令刁难者哑口无言又无地自容。所以,在当时国际上广为流传一句话:“在外交中千万不要惹到周恩来,不然只会自取其辱!”
从周总理处理外交关系中,不难看出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但实际上周总理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用当时一位老同志的话来说:“我这辈子就怕人两个人,毛主席的威严,周总理的认真。”就连陈毅元帅也被周总理不讲情面狠狠的批评教育“乱放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1965年第二次亚非会议前夕。
第二次亚非会议
1965年6月19日,周总理和陈毅元帅率领中国代表团离开北京,准备从开罗转机飞往阿尔及利亚,出席在阿尔及利亚举办的第二次亚非会议。然而途中收到消息,此时此刻阿尔及利亚正发生军事政变,布迈丁将总统本贝拉赶下台,并且顺势夺取政权,建立临时政府,国内一片混乱。
周总理将这个信息汇报给了毛主席,并建议临时改变计划,改为先对开罗进行国事访问,并看事态的发展情况。毛主席与中央书记处研究决定,同意周总理留在开罗,以不变应万变。
这突发的政变给这次会议能否正常召开带来了不确定性,此时陈毅元帅作为代表团的先锋官为了确保周总理的安危,便自己先行前往阿尔及利亚,实地了解情况并安排一切事物。
陈毅抵达时,许多亚非国家的代表也到达了。这些代表纷纷找到陈毅,其中更是有不少人十分焦虑不安,毕竟中亚会议本身就是为了各个国家问题和困难的,他们找到了陈毅,无非也是想知道中国对此事是一个什么态度。
陈毅打了一辈子仗,性格刚毅爽快,看着眼前这群人脸上带着焦虑,不免热心劲上来了,于是他一板一眼的说:“这次亚非会议必须开,而且一定要开好。”其实这种不留后手的言行是外交场合的大忌,陈毅元帅由于心直口快,并没有考虑太多。
然而由于当地局势依旧复杂加上人心浮动,意见不统一,这次会议未能按照陈毅的想法召开,各国代表也带着失望回国了。与此同时,周总理也坐上了从开罗飞往北京的飞机。当回到北京的周总理知道陈毅在阿尔及利亚的言论,以及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后,十分罕见的发了一次雷霆之怒,“胡闹,简直太胡闹了!”
陈毅自知自己的许诺落了空,捅了篓子,一回北京便直接去了周总理办公的西花厅。他一进门,用一个标准的军姿说:“总理,我来了。”要知道陈毅平时只有见毛主席是这样子,况且和总理私交很深,,今天确实例外用军姿,可见他真的知道错了。
看到陈毅,气还没消的周总理用眼睛就这么瞪着他,然后起身走到陈毅面前,黑着脸又回到桌旁,用手狠狠的敲着桌子:“你的行为是无组织无纪律!这是不允许的!”
陈毅听完,脸色略显苍白,于是低下头:“我自我检讨,这一炮我没有放好!”
“就这一句话就结束了?”周总理略显不满,用犀利的目光盯着陈毅:“要知道你是外交部长,你代表的是中国,怎么能不请示就乱放炮表态,都像你这样还了得?谁给你这么大的权力!”
陈毅原本微低下头的他,猛地直起身来,笔直的站立起来:“我错了,我向总理检讨。”
周总理立刻纠正他: “不是向我检讨,而是要向毛主席、向党中央检讨!”
然后,周总理的语气这才略微缓解一点,他知道对待这些从战争洗礼过来的将领,不能一味的批评,于是眉头微皱,仍然严肃的说:“外交部不同于其他部门,一言一行都会带来国际影响。重大问题一定要请示。你在阿尔及尔擅自发表意见,连这点组织纪律性都没有,你也是革命了大半辈子的人了!”
陈毅连忙说: “我向毛主席、党中央做检讨。”
之后周总理又跟陈毅交代了一些事情,后者便走了。当陈毅走后,秘书轻声的对周总理说:“总理,你是不是批得太重了点?”
这个时候周总理才说出为什么今天会发这么大火,原来他知道像陈毅这些元帅将领,在古代就是各路诸侯,如果这个时候不严厉批评,打击下气焰,回到“自己的地盘”上,又有谁敢批评他呢。
秘书这次明白周总理的良苦用心,不得不说,总理的这次发怒让陈毅知道了身为一个外交官,哪些是不能碰触的红线,经过这次批评,陈毅在外交事务上也变得成熟老练多了。
其实周总理不仅对陈毅元帅发过过,在上世纪50年代那会,周总理还对罗瑞卿、刘亚楼等高级将领发过脾气。当然发火的原因都是这些“封疆大吏”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
不懂外交礼节?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获得了很多“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与此同时结交了很多国际朋友。其中柬埔寨领导人西哈努克就是其中一员。
有一次,周总理去机场欢送他离开北京,随行人员还有罗瑞卿、刘亚楼等高级将领。就当飞机起飞前,在附近的体育场正好有一场足球比赛,中国队对印尼队。
这些高级将领都想去看这场球赛,于是便有些心不在焉,一心想着赶紧把西哈努克亲王送走,然后到现场去。这一切都被周总理看在眼里,只是并未当场发作。大家相互握手,互道珍重,目送西哈努克亲王走进舱门。舱门还没关上,刘亚楼罗瑞卿就相互挤眉弄眼,迫不及待往机场的出口走去。
周总理一回头,发现罗瑞卿他们已经不见了踪影,于是便虎着脸对秘书说:“把他们都叫回来,谁都不准离开。”秘书知道,总理只是生气了。刘亚楼等人一听,总理命令回去,只好打道回府。
他们回来后发现,周总理仍然正值站立着,目送着飞机渐渐消失在视线里。之后才面对那些将军猛喝到:“你们学过步兵条例没有?”顿时,场面变得非常安静,这些将军们也是一个个正规军姿站着。
“你们当将军能这样?在部队里,首长没有走,下边全走了,行吗?”
罗瑞卿等人一下子再也没有心思想足球比赛的事情了。看到眼前这些人一声不吭,周总理继续说到:“飞机要绕圈调整,客人在飞机上还能看到我们,如果这时候我们都走了,客人怎么想?这是非常的不礼貌!”刘亚楼是空军司令员,他自然是知晓这种礼仪的。
最后周总理一直训斥了十几分钟才停止。那为什么周总理要说十几分钟呢?原来是为了给这些高级将领加深印象,这样下次就不会犯一样的错误了,说完以后,周总理陪着罗瑞卿一起去看足球赛了。
最后想说,周总理待人接物,的确令人十分佩服,仿佛他知道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而且不管哪种场合,都能拿捏得体,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总之,周总理不但帅气,睿智而且各方面都是世人的楷模。
侠客行中,在龙、木二岛主上侠客岛之前,石壁上的武功秘籍是谁刻上去的?
欢迎阅读《梦露居士续金庸地78期:侠客岛武功之谜》,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戏说不是瞎说,改编不是胡编。
《侠客行》中侠客岛,侠客岛内《侠客行》。金庸小说《侠客行》中有一个神秘的所在——侠客岛,是地处南海的一个岛屿。侠客岛上有一个石洞,洞中刻着李白的一首诗——《侠客行》。这首《侠客行》记载了一套极为神奇的武功,最终被不识字的石破天勘破。
那么侠客岛上的武功秘籍究竟是谁刻的呢?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侠客行》这部小说到底是处于哪个时代?
一、故事年代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书中第十九章中说:
三人来到武当山上,妙谛大师说道:“我是少林寺妙谛,要见愚茶。”不等通报,直闯进内。想少林寺妙谛大师是何等名声,武当弟子谁也不敢拦阻。
也就是说,此时武当派已经存在了,而武当派是元末明初的大武术家张三丰所创。
因此《侠客行》的故事发生在明朝。
二、刻字之人
留下武功秘籍的人肯定在明朝或明朝之前,但是究竟是什么朝代呢?
我们要注意到,侠客岛是一个海岛,而海风由于含有盐分,是有腐蚀性的。可想而知,侠客岛洞中石壁上的武功秘籍,不可能保存太长时间,很容易会被腐蚀风化。
事实上石破天领悟武功秘籍时,石壁已经被海风腐蚀得酥了,所以石破天与龙、木二岛主的掌风一激,便片片剥落,不复存在了。
所以,秘籍刻在石壁上的时间不会太长,不可能是宋代高手所刻。
那么秘籍的作者便指向了唯一一人——元末明初的一代高手张无忌。
三、无忌留经
张无忌在冰火岛出生、长大,他有很深的海岛情节。后来张无忌被朱元璋算计,携赵敏归隐,他俩出海找了一个海岛住了下来,就是后来的侠客岛。
张无忌身负武当派绝学、九阳神功以及明教高深武学,在岛上他将诸多武学融会贯通,创出一部惊世骇俗的武功,即是《太玄经》。比如石破天凌空渡海的轻功,就是源自武当派梯云纵。
张无忌有心将这部武功流传下去,欲将《太玄经》刻在洞中的石壁上。他又担心像朱元璋这般心术不正的狡黠之人人学会之后危害天下苍生,于是故意用《侠客行》的文字误导后人,只有不通文墨的淳朴之人才能学会真正的《太玄经》。
四、龙木岛主
龙、木二岛主的来历也是非同凡响,他俩都是神雕大侠杨过的后人,是远房亲戚。
杨过的后代繁衍生息,其中一支以小龙女的龙为姓,传承古墓秘密;另一支是杨逍后人,朱元璋登基后大肆搜捕明教教徒,杨逍后人为避祸,改姓“木”,这是杨过祖父曾用过的姓。
明朝建立后,朝廷一直打击江湖人士,因此武学衰亡,很多武功都失传了。
龙、木二人结交后,发誓要找到当年一代传奇张无忌所传武学。他们费尽心机,终于找到了张无忌曾经居住过的岛屿,看到了岛屿洞中的《侠客行》。可惜他们苦苦思索,仍是不解其中真义。
于是便有了《侠客行》的故事。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有哪些不为人所知的摄影技巧?
一般来说强光条件下是不适合拍照的,但并不是绝对不能拍。有些时候强光反而能营造出一些不同的氛围,拍出一些特色鲜明的照片。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强光条件下拍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利用强烈的明暗对比
强光能营造出非常强烈的明暗对比,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对拍摄是有利的。我们在拍摄时可以直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拍摄,能拍出非常不错的照片。
比如这张照片就利用了强光明暗对比的特性:
作者:于rum
你也可以把照片处理成黑白,效果也非常好:
作者:于rum
二、变换角度拍摄
如果光线太过强烈,那么你就要变换角度拍摄。尽量不要正面去面对强光,正面面对强光拍不出啥照片来。举个例子:在拍人像时我们可以选择侧光进行拍摄,让强烈的光线照射人物的侧面。这样就能保留住人物脸部的细节,也能营造出很好的光影效果。
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模特背对强光,强光照射到模特的侧面和头发上。这样模特脸部的细节得以保留,因为强光的原因让模特头发变得透亮。
在强光条件下拍人像时,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强光进行拍摄:
三、利用强光制造阴影
光线强烈,只要一有遮挡就会有阴影,大家在拍摄时可以多利用阴影。阴影有两大特性,一是阴影能营造出错落有致的明暗线条,二是阴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经过柔化的,柔化过的光线就非常好用了。
比如下面这张照片,只有在前光下厂里才会有这么强的光线照射进来,才能形成耶稣光。
最常见的利用强光制造阴影的应该是窗边拍照了,窗边的玻璃以及支架都能营造出不错的光影效果:
在拍人像时我们也可以找树枝或者帽子等遮挡物来营造阴影效果:
四、正确补光
如果你是在强烈的光线下拍摄人像,那么学会补光非常重要。如果让强光直射模特的脸部,那么模特脸部的细节会丢失,看起来毫无生气。
可以利用的补光设备有很多,比如:补光板、白纸或者高反光的物体都行。反射的光线没那么强烈,相对而言较柔和,所以能很好的保留人物脸部的细节和轮廓。
五、使用滤镜
在强光下拍摄,可用的滤镜很多,比如:减光镜、偏振镜等等,根据自己的拍摄情况来用。大家在强光下拍摄可以使用偏振镜,它可以增强画面的对比度和蓝色饱和度,同时还能抵消画面中的炫光和反光。
另外,用中灰渐变镜,上半部分是中灰镜,下半部分透明,可以压低天空亮度,不影响下面的拍摄主体。
总结: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或者补充,欢迎在文末留言,大家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