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海哥看中俄天然气管道

2019年高考作文,“时事评论”成为一个热点,而我所带的高三学生,已经未雨绸缪,每天一个学生提炼近期社会热点话题,所有学生跟评,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而我也会不时根据社会热点,有感而发,形成‘海哥看’系列。


12月2日下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在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正式举行。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这个项目对两个国家而言,真可谓是双方深度融通、合作共赢的典范。于俄罗斯而言,多了一个天然气使用大户的中国,可以有效抵御欧洲天然气使用国不守信誉的风险;于中国而言,多了一个新的天然气供应国,多了一条新的天然气管道,可以有效纾解来自马六甲海峡以美国为首的潜在风险。在这一点上,中俄双方真正实现了报团取暖,共同抵御欧美制衡的合作范式。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海哥看中俄天然气管道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俄两国元首高瞻远瞩,面对当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做出了这个正确的、符合两国长远利益的决定。

从历史上看,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成为永远的朋友。即使是现在关系如胶似漆的中俄两国也是如此。清朝末年,沙皇俄国趁着当时中国政府的积弱无能,从中国东北和西北永远割走了15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且于1900年在当时属于中国、现属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海兰泡地区实行了惨绝人寰的共造成中国2000多平民被杀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在抗日战争前期,俄罗斯的前身苏联为了防止日本关东军的进攻,避免两线作战,而拿出军事贷款、军事物资支援当时在欧美各国处处碰壁的国民党政府,并最终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为前导的帮助下,于1945年8月6日,全面进攻、迅速击溃盘踞中国东北多年的日本关东军,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迅速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一边倒”外交方针。

随着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倾向的演进,中苏两国上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交恶,并最终发展成两国分别在中苏、中蒙边境屯兵百万、军事对峙的紧张局面,甚至在中苏边境珍宝岛爆发了局部小规模战争。

时间进入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全力讨好欧美国家,没想到“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上”,而与中国的关系逐渐缓和,军事对峙的局面不再。

进入新世纪以来,俄罗斯不断受到欧美国家的打击与压制,新一任总统普京审时度势,不再抱着讨好美国的幻想。近年来,随着在反恐战争上不断取得胜利,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缓慢、国内百姓怨言不断的美国逐渐把目光聚焦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身上,竭尽全力压制中国的崛起。

中国和俄罗斯在现在这一时刻拥有了共同的敌人,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在中俄能源合作深度融通的现在,我的观点可能不合时宜。我的观点,对也好,错也罢,只是给国人提供一个参考角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