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网址:
http://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z002024/nc.shtml
然后看左侧的栏目,蓝色的条目之中,在“发行与分配”的下方,有一个是“财务报表”,有一个是“财务数据”,之后还有“杜邦分析”
点击之后就可以了~~~
里面东西很全的~~
呵呵~~我们学校交报表分析作业,我就是从哪里找的报表进行分析的~~
"
压倒江苏苏宁的到底是什么?金元足球?还是自己本身的财务结构?
金元足球不是根本原因,即使没有金元足球,苏宁也撑不了几天,其次,苏宁自身也有不足,但是归根结底,中超的伪职业化,才是苏宁倒下的根本原因!
不可否认,苏宁停止运营,的确是因为资金不足,但是广州恒大不是也一样吗?这些年,如果要说在中超,谁赔得最多,广州恒大肯定排名第一!如果恒大不是家大业大,说不定早就退出中超了!
近十年,中超火爆的球市,让大家都不愿意去管别的事务,尤其是中国足协!俱乐部赚不到钱,难道足协不知道吗?足协肯定知道,但足协肯定不会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那足协的日子可能就不太好过了!
中超俱乐部真的赚不钱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伪职业化的中超确实让俱乐部赚不到钱,因为俱乐部赚钱的路子,都被足协堵死了!除了中超分红和门票收入之外,中超俱乐部还有别的赚钱渠道吗?
在足球职业化的改革中,中超与日、韩差距太大,J联赛的职业联盟,说成立就成立,但是中超的职业联盟呢?即使上了央视新闻,职业联盟也是难产于世!
靠母公司输血,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以前不出问题,不代表没有问题,更不代表以后也不会出问题!中超能冠名的时候,至少还有企业愿意接手,现在中超禁止冠名,又有谁愿意来?
很多球迷都说金元足球,是苏宁退出的罪魁祸首,这个问题J联赛也遇到过,但是J联赛的职业联盟成立之后,日本足球就进入了快车道,为什么中超就不行呢?
难道没有金元足球,俱乐部就会有收入吗?难道没有金元足球,中超的分红就会上涨吗?难道没有金元足球,球队的主场门票就会供不应求吗?难道没有金元足球,中超俱乐部就能做到收支平衡吗?
苏宁有难、泰达有难、淄博蹴鞠有难、天海有难,他们的问题只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吗?还是俱乐部根本不具备造血功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苏宁假如转让以后,新的母公司如果不投入,那么苏宁能否自给自足?如果新的母公司又遇到同样的问题,是不是苏宁又要重新找一个有钱的“老爹”?
所以,压倒苏宁的,真不是金元足球,也不是内部出现财务危机,而是中超的伪职业化,让苏宁和其他中超俱乐部,根本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苏宁出售阿里巴巴股份赚了33亿,阿里入股苏宁却浮亏50亿,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反差?
苏宁云商在12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出售阿里巴巴股份不超过550万股,收到股票出售价款合计约9.4亿美元,预计可实现净利润约32.5亿元。出售完成后,公司仍持有阿里巴巴2082.47万股(持股比例0.81%)。从最近几个季度财报数据看,这32.5亿元,苏宁云商要经营4年才能赚回来。另一边,2015年8月,阿里以15.17元每股的价格耗资283亿元参与苏宁云商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现在苏宁云商股价为12.53元/股,以15.17元的认购价计算,亏损比例为17.4%,阿里浮亏50亿元。
苏宁与阿里巴巴,互为股东,苏宁持有阿里巴巴的股票,赚了,但是,阿里巴巴持有苏宁,反而亏了。苏宁的创始人张近东,笑着赚了33亿元,但是,却让阿里巴巴账面亏损50亿元。
作为一名20年投资经验的老司机和实战派,对这个问题,为您提供投资参考,有如下的专业观点:
一,两家公司,相互参股。
2015年8月10日,阿里与苏宁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当时的合作方案内容有,相互参股对方的公司,苏宁云商以140亿认购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持有阿里巴巴1.09%的股份。阿里投资约283亿元参与苏宁的非公开发行,占苏宁总股本的19.99%(18.61亿股),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
从上面的情况看到,苏宁出资140亿元,相比阿里巴巴283亿元少一半,虽然阿里巴巴出钱更多,但是却成为苏宁的第二大股东,苏宁只是持有阿里巴巴1%的股份,可以看到阿里巴巴估值很高。
苏宁成立时间,比阿里巴巴更久,但是发展速度不如阿里巴巴,所以,互联网时代创造了阿里巴巴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的奇迹。
二,两个好朋友,紧密参股之后,为什么命运不同呢?赚33亿元,亏50亿元,差距是83亿元,这是白花花的银子。
先看看两家公司的股票走势,就会很清楚。
在阿里巴巴和苏宁相互参股之后,阿里巴巴的股票持续上涨,但是,苏宁的股票则是整体下跌。不同的股票走势,当然导致不同的结果。
关注微信公众号:雄风投资,让投资更加简单。
三,苏宁的未来,在哪里?
1,在苏宁业绩面临压力的时候,阿里巴巴的股票很给力,为苏宁创造巨额投资收益,33亿元的投资利润需要苏宁用四年时间才能赚到。同时,苏宁卖出550万股之后,还持有2230万股的阿里巴巴,这些股票可能还会继续上涨,也就意味着将在未来几年,给苏宁带来很高的投资回报,张近东很高兴与很开心。
2,但是,一家上市公司,总不能一直依靠投资收益实现公司业绩增长,主营业务才是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我在很多年前,一直跟踪和研究苏宁,也对它进行调研过。苏宁在2004年左右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迅速开店,通过发行股票上市融资,在国美黄光裕出事之后,苏宁成为全国线下家电零售的老大。后来,好景不长,京东商城崛起,那时,苏宁依然不重视这个竞争对手,还提出线下才是消费的主流,结果在最近几年,京东商城的销售额已经超过苏宁。
当苏宁看到自己无法与京东商城竞争的困境,就找到京东商城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于是,苏宁和阿里巴巴在一起了。
3,对于苏宁的长期发展,表示担心。
苏宁过去的优势,线下的实体店数量和面对面的销售队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变为包袱和缺点。苏宁,也想往线上转型,无奈没有具备真正的互联网基因,注定无法转型成功。
过去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苏宁要想在收入和利润规模很大的前提下,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是无法实现的目标。
四,简单总结。
商场如战场,过去商业竞争是三十年河东和三十年河西,现在科技进步和竞争激烈,进入三年河东和三年河西的时代,三年时间的差距,就是不同世界的区别,也是一个时代的差距。
马云提出的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五新是每个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必须转型的方向。传统零售,必然要升级为新零售,苏宁就是过去传统零售的代表。
五,行业与人生。
行业,只有两种,一种是夕阳,一种是朝阳。
所有传统行业,都将面临重大冲击,如果不改变,就将被淘汰。现在的企业,需要加上两个翅膀,一个是科技,一个是资本,配上两个翅膀,才能转型和升级成功,也就能飞翔。
在我们的人生之中,也有两种人生,一种是幸福,一种是不幸福,幸福的原因是一样的,不幸福的原因是不同的。夕阳的行业,是不幸福的,朝阳的行业,是幸福的。
夕阳与朝阳,幸福与不幸福,如何定义,如何选择,如何行动,答案在每一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