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
张旭语文之汉字说故事(原创系列)
28>行字“行”字在造字之初,是没有现在“行”字的任何意义的。甲骨文写成这样的造型。它的形象意义很直观,就是十字路口的造型。为什么这个表示十字路口的“行”的意义完全消失了呢?这就得说说秦国的丞相李斯。秦国统...
-
秦观写给苏轼的回环诗
文学史上有个“苏门四学士”的称谓,说的是苏轼门下的四位学士,他们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由于这四个人都是因苏轼宣传而名闻天下,故而得名。四人中的秦观,大家是比较熟悉的,因为他有一句人尽皆知的名词“...
-
说说大姓弓长张
先说说张姓人为什么不能在与人见面时说“免贵,姓张”。玉皇大帝,大家不陌生吧,他姓什么呢?姓张。唐代段成式创作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说:天翁(玉皇大帝)姓张,名叫张坚。也有人说他叫张百忍,或者张友仁。...
-
张旭语文之汉字说故事——坐字
唐代以前,还没有发明椅子,人们都是席地而坐的。所以祖先造坐字就是用了两人坐土上的会意。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录了小篆坐的字形。他是这样解释的:“坐,止也。”意思是坐就是停下休息。晋代的杜预在《左传注》中...
-
拥有爱情幸福的文学家——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写项羽,又有谁能比得过女子李清照的格局呢?历来有“词家三李”的盛赞(李白、李煜、李清照),也有“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的美誉...
-
张旭语文之汉字说故事——典字
典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很象形。它由两部分构成,上部分是册,册是古代的书,由于写在竹简上用牛皮绳串起来,故为册,下部分是双手。意思是用双手恭敬地捧着书。本义是有价值的书。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
-
商人是怎么得名的
商人是怎样得名的呢?商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写成这样子:它的上部分代表了“锥和凿”的意思。下部分代表了“岩洞和石洞”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了开凿安全栖居的岩洞。所以,造字的本义就是凿穴而居或者穴居于大型溶洞中的部...
-
张旭语文之杂说(原创系列)
5>说“迪功郎”迪功郎是宋朝的官职名,是文官中最低的级别,从九品。县令在当时是七品,算算的话,从九品上面还有九品、从八品、八品和从七品。按现在的职级,县长是处级,下面有副处级、正科级和副科级,另外还有...
-
教师的权力和家长的诉求
教师有哪些权力呢?家长通过教师又想得到什么好处呢?第一,教师的权力是可以调换学生的座位,家长的诉求是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前排位置。很多家长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的座位位置的,他们认为座位在前几排...
-
《补课?给你几点建议》
如果高考制度不改变,补课就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也是很多家长的钢需。因此,它就形成了一个很少投资但收益巨大的万利生意。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在职教师可以安冒被处罚的风险,也要偷偷地招收学生。社会办学机构更...
-
《当老师好不好呢》
古代的学校大体分为两种,即官学和私塾。官学又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办的两种。通常把中央政府办的学校叫太学或国子监。地方政府办的学校叫庠或序。私塾就是民间办的学校。古代对老师的称呼大体上有这样几种:官学中...
-
学生怎样记学习笔记
课堂学习笔记,是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的,通常情况下,老师在课堂上是把重点和难点写在黑板上的,术语叫板书。一些老师会在课堂上提醒学生:这个内容需要记录。那么,课堂学习笔记,究竟是记得多好,还是记得少...
-
什么是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怎样惩处学生呢
巜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巜教师法》都明确要求教师对学生不能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但是两法中都未对体罚和变相体罚作出法律界定。那么该如何解释体罚和变相体罚呢?一,体罚。巜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析解释体罚的:...
-
家长怎样帮助学习落后的初中生
初中阶段,孩子的成绩落后了,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感,进而会厌学。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孩子树立信心,努力追赶。那么,怎么做才能帮到孩子呢?第一,找出孩子学习落后的原因。查找原因很重要。因为只有找到原因,才...
-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
语文确实很重要,不是因为我是教语文的缘故,而是因为语文的特点使然。那么,语文的特点是什么呢?简单说有两点:一点是基础性。所谓基础性就是学习其它课程,都需要语文的帮助。比如说,你只有识了字,才能有能力去...